close

2011 (3).jpg

在艱困的土壤中發芽、成長~邁向犯罪心理學的第一哩路

黃健

輔大臨心系 助理教授

  近期接二連三發生幾件嚴重的無差別殺人事件(indiscriminate killing),加上臨床心理專家的分析鑑定報告及步入法庭擔任專家鑑定人躍上了報紙頭版,突然之間好像浮現一片屬於臨床心理的藍海在眼前,也勾起了大家對犯罪心理的好奇,殊不知在此之前,犯罪心理學其實只是臨床心理專業當中的「小眾市場」(相較於焦慮和憂鬱龐大的流行病學人口),這樣的發展也是我當初選擇走向犯罪心理領域鑽研所始料未及的。

 我的臨床實務專長較為特殊,一直以來持續關心犯罪行為的議題,從大學時期的國科會專題研究(犯罪青少年的憂鬱傾向)、碩士論文(犯罪青少年的問題解決歷程分析),直到博士論文特別著力於性犯罪心理病理的議題,期間還曾經通過高考三級分發到法務部專職處理藥物濫用的成癮問題,甚至很難得的是有機會加入沈勝昂教授的臨床心理團隊一同接受心理鑑定的挑戰,也因為這一番不同於其他臨床心理師的歷練,常引起大家對我的好奇,以至於時常碰到類似的場景,同學們下課時總是悄悄地靠近講台前把我攔了下來,接著對話如下:

 同學A:「老師~我很喜歡看Criminal mind,讓我對犯罪心理學很感興趣耶….

 同學B:「我也是,我都是看那個Lie to me,還有motive

 老師:「那很好啊~只不過……」(話未講完)

 同學C:「老師~你那邊有沒有精彩、聳動的案例在課堂上講給我們聽啊?」

 老師:「司法或犯罪心理的內涵不僅止於美劇上面看到的那些場景喔,還是滿高興聽到你們開始感到好奇了,跨出了第一步……

 其實不難理解同學們對犯罪人心理狀態的想像與渴望在其中理出個頭緒,我經常在演講的路途中,會和前來接送我的司機聊了起來,當他們知道我的「特殊專長」後,總是會跟我分享他們對那些罪犯內心世界的猜測和推敲,而我一邊聽一邊心裡在想:「臨床心理學家也是一樣在猜想犯罪者的腦袋如何理解這個世界,那我和這些司機們差別在哪兒?」,突然之間靈光乍現,我想通了,身為一個臨床心理師的專業就是將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搓揉融合之後用在描述、解釋,以及預測犯罪者的行為及心理歷程,原來我們的理解是有厚實的心理學知識作為支撐,走筆至此,我想同學們已經能體會到所想傳達的訊息,請將大家將自己對犯罪心理或現象的好奇,試著運用所學過的心理學相關知識去理解它,給自己一點時間學習把自己對犯罪的疑問與所學的臨床心理結合在一起,相信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將好奇心轉化為一股動力,為自己開拓嚮往的藍海。

 前面的學思經歷讓我想起偉大的物理學家Albert Einstein所說過的一段話來與大家分享:「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其實回想個人對犯罪心理領域的學習也是如同上述的感受,也期待大家給自己一些時間浸淫在司法心理學的相關學習中,定會為你帶來料想不到的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輔大臨心 的頭像
    輔大臨心

    cpsy0527

    輔大臨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